武汉大学学生体验农事劳作 感受劳动艰辛
今日热点:
- 时时彩网址首个村务管理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
- 武汉“双节”接待游客1882.46万人次
- 中新时评:中国写下一段“充满希望的历史”
- 25省份发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:15省份超百亿
- 特朗普今天就要在白宫主持确诊后首场公共活动
- 美国总统候选人第二场辩论取消

中新网时时彩网址新闻10月10日电 (马芙蓉 唐羽)秋阳高照,稻浪涌动,一群大学生挥舞镰刀收割水稻;打谷场上,有学生忙着给稻谷脱粒,有学生忙着清扫装袋,这热闹繁忙的景象是武汉大学弘毅学堂10日举办的劳动实践活动上的一幕。


当日,武汉大学弘毅学堂首批近300名学生走进光谷·有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参与收割水稻、翻地种地、晒秋等农事体验活动。弘毅学堂院长石兢表示,现今大学生大多缺乏劳动锻炼,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体验劳动艰辛和快乐,从中收获知识、培养人格、提高综合素养、锻炼意志品质。
上午9时30分许,领取镰刀、草帽后,学生陆续下田。近300名学生分成若干小组,每组10至12个人,分工协作进行割稻、搬运、脱粒、装袋。每个小组要收割稻米100斤方算完成任务。
“太不容易了,再也不嫌弃大米不好吃了。”大三学生陆国冉边给水稻脱粒,边感叹道。脱粒是纯人工操作,需要紧握水稻秸秆,在长条凳上反复使劲抽打,非常考验人的气力和耐力。


对在城市长大的陆国冉来说,此次割稻是一次新奇的体验。高强度劳作加上太阳照射,他面色通红,渗出细密汗珠,胳膊上留下稻叶划出的数条红印。陆国冉表示,经此劳动,对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有了更深的体会。
长袖外套、塑料鞋套,在众多穿短袖的学生中,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王佳晨的干活装备堪称专业。老家在农村的王佳晨曾帮家里收割过玉米,此次割稻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。深知劳动艰辛,王佳晨对水稻等食物多了一份敬畏和珍惜。割完稻后,他多次在田间来回“巡视”,捡拾遗落的水稻。

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的荣誉学院,是该校培养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的教育品牌。石兢介绍,该学堂现有学生1600余名,除首批近300名学生外,接下来还将分批组织剩余学生参与农事劳作,以此加强劳动精神培育和劳动实践活动教育。(完)
![]() |
